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数控机床企业的创新盛宴与行业展望
4月21日至26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在北京盛大举办。这场机床行业的年度盛会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家机床工具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31万平方米,展品覆盖机床主机、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产业链核心领域,全方位展现了机床行业的前沿趋势,成为数控机床企业展示创新成果与技术实力的重要舞台。
AI技术深度融合,开启智能数控新时代
在本次展览会上,AI技术与机床工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最大亮点。众多企业展示了搭载AI技术的数控系统和机床产品,推动机床行业加速从传统制造迈向高端智造。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重磅发布全球首台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该系统布局有智能底座,硬件层搭配AI芯片与智能传感模块,软件层接入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 ,赋予了数控机床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从“执行者”变成了“思考者”,加工效率和精度显著提升。目前,“华中10型”已具备相当于拥有两年至三年工作经验工程师的智能决策能力,并可通过数据训练持续进化,其开放平台还支持企业小模型本地化部署,有效保障数据安全。
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也展示了最新的AI智能数控系统,该系统是CNC与AI大模型、机器学习、工业互联深度融合的下一代智能数控系统解决方案,具有高易用性、单机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等显著优势,可显著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未来将应用于下一代智能数控机床。通过简洁的操作界面与指令输入,该系统便能迅速响应,实现对复杂生产流程的高效调度,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能化生产体验。
柔性制造成热点,提升生产灵活性与效率
除AI技术外,柔性制造也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热门看点。随着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变化快的特点,柔性制造模式凭借其快速切换加工任务、自动调整参数的能力,适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灵活性与效率,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应用。
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其重载五轴柔性搬运系统、3S-W柔性智能工作站以及DFMS数字化柔性制造系统。其中,DFMS数字化柔性制造系统基于当前业务和客户实际需求,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将工业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深度融合,从而赋能传统柔性制造系统,实现更精准的计划管理和齐套制造,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柔性生产解决方案。
力鼎智能装备(青岛)集团有限公司的柔性生产控制系统同样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摩。该系统独立自主设计研发,支持超1000种参数变化点分析计算,可以全自动调整生产计划的执行顺序,使生产能力最大化、订单交期最优化。同时,其具备的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生产现场1:1还原,从时间和空间多维度监控及调整调度生产线,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
高端数控机床突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作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高端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程度对于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
在本次展览会上,多家国内企业展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数控机床产品。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荣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该机床突破了多个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采用高刚性核心部件和双横梁双电主轴高速协调加工,配备格力自研精密直驱AC摆头、大推力直线电机及高扭矩转台,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六面体加工,最大快移速度可达120m/min,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加工效率低、废品率高的痛点问题 ,目前已服务于多个知名汽车品牌供应链企业,并成功打入北美、欧洲高端市场。
拓璞数控发布的全球首发幻影家族龙门五轴机床,凭借“超高精度、超高速、超大跨度”三大颠覆性技术,填补了全球五轴龙门机床的性能空白。其中,超高精度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龙门跨度3 - 6米,单轴重复定位精度≤4微米,空间定位精度≤0.002mm/m³,快移速度达80m/min,加速度7m/s²;超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快移速度高达120m/min,加速度15m/s²,重复定位精度0.01mm,龙门跨度3 - 6米;超大跨度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拥有8×35米超大加工范围,空间定位精度0.04mm/m²,快移速度80m/min,适用于航天器壳体、船舶部件等超大型零件的高效精密加工。幻影家族全系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移动部件,重量仅为传统钢结构的25% - 50%,弹性模量提升3倍,热稳定性提高10倍,标志着拓璞在材料科学与机床工程领域的深度融合。
市场需求增长,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数控机床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3C等领域,对高精度、高性能、智能化数控机床的需求尤为旺盛,为数控机床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4090亿元,同比增长8.77%;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325亿元,同比增长5.7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超4500亿元。其中,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作为高端数控机床的代表,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120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130亿元 。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数控机床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与下游客户的合作,以满足市场对数控机床的多样化需求。
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高端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等方面,我国仍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随着国家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如《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为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机床行业的深度融合,也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数控机床企业需抓住机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行业内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为数控机床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交流技术经验的平台,也让我们看到了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广阔前景。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相信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