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领域大事件:200余项技术集中展示,产学研深度对接!
4月14日,中国科学院能源化工技术与企业需求对接会在乌鲁木齐盛大召开。来自中科院及其相关能源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与新疆60多家能源化工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能源化工领域前沿技术,为新疆能源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这是中科院首次在新疆举办如此大规模的能源化工技术对接活动,意义深远。
活动现场,13家相关能源研究所集中展示了200余项能源化工技术,涵盖了新能源开发、传统能源高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多个关键领域,为新疆能源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与创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在会上围绕《“双碳”目标下新疆多能融合发展的思考》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不仅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储量巨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也位居全国前列。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新疆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刘中民建议,新疆应借助中科院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共建新疆能源化工实验室、多能融合创新中试示范基地以及多能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同时,积极开展重大决策咨询、学术及人才交流活动,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疆能源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展示了5项技术,并详细列出了相关技术的合作进展。例如,大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直流变换器技术,目前正与新疆大学、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融雪储水—季节性储能与水电站融合关键技术也正在与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致力于解决新疆水资源和能源的季节性调配问题。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亮表示,中科院希望借此次对接会,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创新积累作用,依托新疆的能源资源优势,联合推动重大项目在新疆布局落地。通过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产出一批具有革命性、产业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为新疆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新疆打造能源化工产业新高地。
此次对接会为新疆能源化工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了直接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不少企业代表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找到了与自身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技术方向,有望在未来开展实质性合作,加速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疆能源化工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