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挑起贸易争端,关税战呈现“基准关税+对等关税+额外加征”的三重叠加效应,其中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被一路加征,从10%到20%再到54%,随后又飙升至104%、125%。
此举无疑给依赖对美出口的中国五金机电企业带来沉重压力。面对不断升级的贸易壁垒,中国五金机电行业正在加快转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
同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海外建厂、本地化服务等策略积极应对,稳住“外贸基本盘”,探索破局之道。
美国关税上调加剧出口压力
五金机电企业面临挑战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对美五金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约为1980亿美元,其中工具、机电配件和电器类产品占比近40%。业内预计,新一轮关税实施后,中国五金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将大幅削弱,部分中小出口商或面临订单流失、利润压缩甚至被迫转型.
“美国市场虽然是中国五金机电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但随着关税政策趋紧,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出海航线’。” 某五金行业出口龙头企业负责人坦言。
市场多元化加速推进
“一带一路”沿线成出口新增长极
面对美国“单边主义”色彩日益浓厚的贸易政策,中国五金机电企业迅速启动出口多元化布局战略,积极向“非美市场”转移重心,尤以东南亚、中东、非洲、南亚、拉丁美洲、俄罗斯及中亚地区为重点。
1
东南亚市场
产业配套互补,增长稳健
东盟十国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加速推进,对五金机电产品需求旺盛。
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五金机电产品达3870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是重点增长国。
2
中东市场
基建狂潮带动五金机电热销
得益于“沙特2030愿景”等国家发展战略,大量基建与工业项目密集启动。以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为代表的中东国家对电动工具、建筑五金、自动化设备等需求猛增。
2024年,中国五金机电对中东出口总额超过210亿美元,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5%以上。
3
非洲与南亚市场
产业配套互补,增长稳健
非洲大陆建设需求持续释放,五金工具、泵阀类产品、电力设备等成为热销品。
2024年中国对非洲五金机电出口达960亿元,同比增长18.3%。
在南亚地区,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制造业正在起步阶段,五金机电类产品大有可为。
4
拉丁美洲、俄罗斯及中亚市场
政策利好+高性价比双重优势
拉美国家对中国产品接受度高,中国五金产品以性价比取胜。以巴西、智利、墨西哥等为代表,2024年五金机电出口同比增长达22.4%。
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因地缘政治与供应链替代需求,正成为中国五金企业重要“备胎市场”。
应对之策
中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为了更好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中国五金机电企业正积极推行以下几大战略:
海外市场本地化深耕
通过建立海外仓、设立区域运营中心,推动服务本地化。如在越南、阿联酋、墨西哥等地建设装配厂、展示中心,降低出口壁垒,提高响应效率。
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并重
加大对智能制造、绿色节能、模块化工具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投入;同时加强品牌塑造,通过跨境电商与社交媒体拓展全球认知度,走“技术+品牌”的新路线。
数字化转型与外贸新渠道联动
企业普遍加快与阿里国际站、京东工业、TikTok Shop、Temu、Lazada等平台合作,布局线上B2B、B2C双渠道,探索线上拓客、海外直播等新模式。
抱团出海,开拓新兴市场展会
积极参加中东、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地五金类国际展会,并借力如“宁波五金机电进出口博览会”等出口导向型展会平台,开展品牌推广与精准对接。
关税是挑战
更是倒逼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在全球贸易格局剧变的背景下,美国加征关税虽带来阵痛,但同时也促使中国五金机电行业加速“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可以预见,随着企业不断推进全球布局、优化供应链、加强技术与品牌输出,中国五金机电制造业将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破局与转型并存,挑战中孕育机遇。2025年的中国五金机电出口之路,将更加多元,更加坚韧,更加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