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2025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呈现“总量收缩、结构优化”特征

   2025-04-13 00
核心提示:中国钢材2025年市场销售调研报告分析一、市场需求:总量微降,结构分化2025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呈现“总量收缩、结构优化”特征。

中国钢材2025年市场销售调研报告分析

 

一、市场需求:总量微降,结构分化

 

2025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呈现“总量收缩、结构优化”特征。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为8.9亿吨,同比下降1%,但降幅较2024年收窄3个百分点。

 

下游行业需求分化显著:

 

1.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5%,但政策支持下竣工端用钢需求(如螺纹钢、线材)有望回升,全年用钢量预计下降3%。

 

2. 基建: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加码,推动铁路、公路、水利等项目加速落地,基建用钢需求同比增长2%,占比提升至28%。

 

3. 制造业:

 

- 汽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轻量化趋势推动高强钢、热成型钢需求增长8%,全年用钢量达5980万吨。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冰箱、空调用钢需求增长5%,镀锌板、彩涂板消费量预计达1940万吨。

 

- 机械:重大装备出口增长带动优特钢需求,全年用钢量预计增长1%至1.79亿吨。

 

4. 能源: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扩张,推动风电用钢(塔筒、法兰)和光伏支架用钢需求增长10%,全年用钢量达4950万吨。

 

区域市场差异:

 

- 华东、华南:基建项目密集,钢材需求占比超50%,但面临高库存压力(社会库存同比增12%)。

 

-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电炉钢产能占比提升至15%,区域内建材需求增长5%。

 

二、供给端:产能优化与绿色转型并行

 

1. 产量调控:受“双碳”目标和产能置换政策影响,2025年粗钢产量预计降至10亿吨以下,同比下降2%。山东、江苏等省份计划压减粗钢产能2000万-5000万吨,新疆、山西等地钢厂已启动减产。

 

2. 电炉钢扩张:废钢供应增加(预计全年利用量3亿吨)和绿电成本下降,推动电炉钢产量占比提升至15%,主要集中在四川、广东等废钢资源丰富地区。

 

3. 环保升级:《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要求2026年前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环保成本增加200-300元,中小钢企面临淘汰压力。

 

三、价格走势:成本支撑与供需博弈

 

1. 原料成本:

 

- 铁矿石:淡水河谷、力拓扩产导致全球供应过剩,价格预计在800-900元/吨区间震荡,同比下降5%。

 

- 焦煤:国内产能释放叠加进口增加,价格维持在1600-2100元/吨,吨钢成本同比下降8%。

 

2. 钢材价格:

 

- 长材:螺纹钢均价预计4200元/吨,同比下降3%,但基建需求回暖或推动阶段性反弹。

 

- 板材:热轧卷板受出口限制(美国加征34%关税)压制,均价4500元/吨,同比下降5%。

 

- 特钢:高强钢、不锈钢需求增长,价格保持稳定,部分高端品种溢价超20%。

 

四、出口市场:承压运行,结构升级

 

1. 出口量:受国际贸易摩擦加剧(2024年贸易救济调查增至41起)影响,全年出口量预计降至8000万吨,同比下降20%。

 

2. 出口结构:

 

- 高附加值产品:汽车板、电工钢出口占比提升至30%,对东南亚、中东出口增长10%。

 

- 转口贸易:通过越南、韩国等地转口至美国的钢材成本增加15%,预计减少出口量2000万吨。

 

五、行业趋势与风险提示

 

1. 技术创新:氢能炼钢试点项目(如河钢集团)进入工业化阶段,预计2030年氢能炼钢成本降至3500元/吨,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2. 替代材料冲击:铝材在汽车轻量化(单车用铝量增至200kg)和建筑幕墙领域替代钢材,预计2025年替代量达500万吨。

 

3. 政策风险:碳关税(CBAM)和国内碳交易市场启动,吨钢碳排放成本增加50-100元,倒逼企业技改投入。

 

六、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1. 产品升级:加大高强钢、耐候钢研发,抢占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高端市场。

 

2. 区域布局:在中西部建设电炉钢基地,利用废钢资源和绿电优势降低成本。

 

3. 出口多元化:开拓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规避欧美贸易壁垒。

 

4. 绿色转型: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参与碳交易,探索氢能炼钢技术合作。

 

总结:2025年中国钢材市场将在需求收缩、供给优化、成本下移的多重作用下,呈现“总量微降、结构升级”的格局。企业需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应对行业变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