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嘎达,最近机器人圈子可热闹了。
3月7号,国家会展中心,那家伙,人山人海!
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一听这名儿,就知道不简单。
咱也不懂啥叫“具身智能”,但瞧这阵势,未来世界怕是要被这些铁疙瘩占领了。
据说,线下的专家学者就来了1400多位,还有30多万人在线上围观,跟看演唱会似的。
这主办方也够排面,灵心巧手冠名,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指导,还有好几个大学和协会撑腰,妥妥的官方认证。
开场那些领导讲话,咱就不多说了,反正都是些场面话,啥促进发展、共创未来之类的。
咱老百姓就关心一点:这机器人到底能干啥?
好家伙,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教授一上来就放大招,说啥中美技术脱钩,开源社区很重要。
咱也听不太懂,反正就是说,这机器人技术得大家一起玩,别藏着掖着。
接下来,灵心巧手公司的老董,直接扔了个王炸——全球首款万元内高自由度灵巧手!
这价格,听得咱都心动了,以后剁手再也不怕疼了,直接换个机械手!
工信部的董凯处长,也来指点江山,说要链式发展、安全治理、软硬协同、应用驱动。
四个词,每个都像绕口令,咱也记不住,反正就是说,这机器人产业得好好规划,别瞎搞。
浙江大学的熊蓉教授,更厉害,攻克了啥“动态负载悖论”。
说白了,就是让机器人在动起来的时候也能干精细活儿。
她那领航者2.0机器人,刮着四级风都能走600米,还能同时干0.1毫米的精密活儿,简直比绣花针还厉害!
北京工业大学的石照耀教授,说机器人关节要变革,以后不是简单的机械零件,而是智能器官。
咱寻思着,这以后机器人是不是也能得关节炎了?
清华大学的赵明国教授,拿足球说事儿,说这是检验机器人智能的终极标准。
敢情以后机器人也要踢世界杯了?
人形机器人公司的王博省,则关心产量,说要生产1万台才能活下来,10万台才能火起来。
看来这机器人产业,也是个烧钱的玩意儿。
除了这些专家演讲,现场还有各种机器人展示,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宇树科技的H1人形机器人,跳舞那叫一个溜,比广场舞大妈还灵活。
山东优宝特的泰山机器狗,能扛70公斤的东西,以后搬砖是不是就靠它了?
还有灵心巧手、巨蟹智能啥的,二十多家公司都来秀肌肉,展示自家最新的机器人产品。
看得咱是眼馋手痒,恨不得立马搬一个回家。
总而言之,这次大会,让咱开了眼界,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就是不知道,以后机器人会不会抢了咱的饭碗。
这机器人时代,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