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更高的自主化与自动化水平
- 作业自主决策:设备能通过传感器感知施工环境和自身状态,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主分析并做出决策,如智能挖掘机可根据土壤硬度、挖掘深度等自动调整挖掘轨迹和力度。
- 无人化作业普及:无人驾驶的工程机械将广泛应用于危险、恶劣环境或重复性高的作业场景,如矿山开采、沙漠施工等,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更精准的感知与控制
- 高精度传感器应用:传感器精度和可靠性不断提升,能更精确地感知设备的位置、姿态、工作参数以及周围环境信息,为精准控制提供基础。
- 精细化控制:借助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技术,实现对设备作业的精细化控制,如压路机可根据不同路段的压实要求自动调整碾压速度、频率和振幅,提高施工质量。
更高效的协同作业
- 集群作业协同优化:通过建立统一的集群控制系统,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高效协同作业,如智能挖掘机、装载机和运输车组成的土方作业集群,可自动协调工作流程,提高作业效率。
- 与其他系统集成:工程机械设备将与施工管理系统、物流系统等进行深度集成,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如根据施工进度自动安排设备和材料的运输与供应。
更完善的预测性维护
- 故障预测精准度提高: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历史故障记录,更准确地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制定维护计划。
- 维护智能化:维护系统可根据故障预测结果自动准备维修所需的工具、零部件等资源,并指导维修人员进行快速维修,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
更广泛的互联互通
- 远程监控与操作普及:借助5G等通信技术,实现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控和操作,操作人员可在远离施工现场的控制中心对设备进行操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设备间数据共享:不同品牌、类型的工程机械设备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作业。
更环保与节能
- 新能源应用: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降低碳排放,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如电动挖掘机、装载机等在城市建设等场景中逐渐普及。
- 节能技术优化:通过智能化的节能控制技术,优化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工作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