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经济带”南翼,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坐拥“服务世界”的全球视角,300条集装箱航线连接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内外辐射便捷。
港口条件优良
拥有约22.5米的航道平均水深、总长4750公里的绵长岸线,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超200座,5万吨级以上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超120座,可以接卸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矿船和油轮。港域内航道通畅、港池宽阔、锚泊避风条件优越,能满足第六代、第七代集装箱船和大型油轮、大宗散货船舶及更先进船型的通行和靠泊。
经济腹地广阔
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产业基础雄厚,外向型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量大,为港口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同时,通过长江水系、海铁联运等方式,其经济腹地还可延伸至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中国内陆的广大区域,进一步扩大了货源范围。
港口设施先进
不断进行港口的扩建和升级,拥有先进的码头、装卸设备等。例如,拥有穿山、梅山港区两大“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其中梅山港区还是全球唯一单体超千万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配备全自动化码头和智能物流系统,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
集疏运网络完善
海向航线众多,全港航线总数持续保持在超300条的高位。陆向海铁联运发展迅速,2024年完成海铁联运业务超180万标箱,图定班列增至27条,辐射全国16个省67个地市,还通过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了货物的快速集散。
政策支持有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浙江省和宁波市、舟山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港口发展的政策,如《浙江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加大了对船舶吨位、物流平台货运量等的奖励力度,支持多式联运、绿色船燃加注等发展,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运营管理高效
运用数字化改革、智慧港口建设成果,强化港口运输生产组织,实施经济航速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同时,海关等部门持续推动智慧海关建设,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各项措施,提高检疫效率、缩短通关时间、节省物流成本,保障港航物流链高效稳定发展。